机械-网络出版未来的三年将会如何发展
互联网络的出现与发展恍如改变着这个星球的每一个传统生产领域,出版业也不例外。首先是销售渠道,当今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美国的亚马逊就是以网上图书销售起家,进而发展到销售万种以上商品, 创造出1种新的电子商务模式。其次是阅读方式,E-Book的出现使读者能够通过网络下载图书,在显示屏上进行阅读,读者可以自由更换书中的内容。最后是写作方式,网上出现了依托众多的网友连贯而成的"小说 ,这类集合了众人智慧的作品可以说只有在网络这个奇特的世界才能产生。 那么在今后的3年中(在网络世界中5年太长)网络与传统出版的关系会产生什么样的变化呢?让我进行1些预测: 1.网络出版的法制更加健全。我总是认为,不管干什么事情都应当先立规矩,否则很难取得成功。我想在3年中国家将出台网络出版的法规,既保护写作者的利益,又考虑到ICP(Internet content provider)发展。现在普遍存在的网站侵害出版社利益、作家利益的事情将越来越少。 2.IT业界将统1E-Book技术标准。像HTML成为设计Web主页的标准,E-Book也会出台相应的、统1的标准,购买任何1个厂家的E-Book你都可以阅读从任何网站下载的符合工业标准的书籍,这将给E-Book的使用者带来极大的方便。 3.ICP们得到出版权。1段时间以来ICP们被戏谑地叫做"Internet Copier and Paster",没有新闻采访权,没有出版权不"Copy 和"Paste 还能干什么?今后3年中,几家具有实力的ICP将得到新闻采访权和出版权房屋被强拆后行政赔钱是如何赔,你可以在他们的网站上看到独家报道和首发的书籍。 4.出现1批专职"网络作家"。既然把文章发表在网络上能够赚到钱,而且减少了许多出版环节,提高了出版效率基本农田违建强拆标准,那为什么不把文章投向网络呢?未来的3年中,将出现1批专门为ICP写文章的作家,在电脑上写作,通过网络送稿, 以飨网虫 。 5.很多文章很有可能先有网络版,再有纸介版本。资金雄厚的ICP们有了出版权可以高价收购著名作家的著作首发网络版,保持"独家",两3个月以后再出"纸介"版本。想看新出的书吗?对不起,到我的网站上来。在"注意力"经济的时期,这样事情完全有可能产生。 6.每100个网民中有1个使用E-Book进行阅读。习惯了阅读网上文章的他们不再满足只有坐在电脑前,打开电脑上网才能阅读网上文章,有了E-Book他们可以把下载的文章存储在E-Book的可擦写内存中拆迁被断水断电怎么办,随时随地阅读。 7.第1款为学生们专门设计的E-Book进入市场。特别设计的屏幕亮度、对比度适合学生的阅读习惯,保护他们的眼睛;多种色采适合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学生。学生们将把他们沉重的书包甩在1边每天上学只要带上这本E-Book就可以够了。教师的作业通过网络布置,学生使用E-Book完成作业、通过网络提交。学生再也没有了忘记作业的苦恼。 8.第1本由网友共同撰写的小说出版。传统的出版社会发现网上接龙式的小说有1些既会创造社会效益又会创造经济效益。还有什么说的,从ICP那里买得手--出版。只是稿费如何付成了问题。 9.交互小说出现。在网上1部小说的1段情节提供了成百上千种的写法,网虫们可以自由地选择它们,写作出自己喜欢的小说,没准还可以联系出版。 10.中国所有的图书都可以在网上买到。亚马逊从网上售书起家不是没有道理:书籍比较容易派送,售后服务少。在中国随着"派送"和"付款"这两个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问题的进1步解决,相信3年中电子商务会蓬勃发展,首当其冲还是网上售书,不过那时的范围与今天不可同日而语--你可以通过网络买到中国出版的所有书籍。 11.每个传统出版社都建立起自己的网站。出版社的领导们认识到可以利用网络做两件事情,1是网上销售(如果每个出版社都有网上销售,我们固然可以买到中国出版的所有书籍,这可以支持上1点想法);2是与读者沟通,掌握他们喜欢看什么书,不喜欢看什么书,掌控住"上帝们"随时都在变化的脉搏。 12.新的有声阅读方式伴随着网络的发展更加普及。随着语音紧缩技术的发展,也多是语音合成技术的发展,将出现1种新的E-Book,它没有屏幕,只有1个耳机插孔,1个网络接入口,几个调理按钮,体积更小重量更轻。读者从网上下载有声书籍(它有多是紧缩了的语音信息,也多是语音数据流,需要在E-Book上合成自然语音),用耳机"听书"。对越来越繁忙的21世纪的人们,对那些有视力障碍的人们无疑是1个福音。不过有可能造就新1代的文盲! 13.电子出版将与网络密切地结合。由于未来3年内Internet的带宽仍然是个问题,所以光盘为介质的电子出版还有生存的余地,主要提供视频等需要宽带的信息。但它只是网络出版的补充,网络解决不了的才使用光盘。 14.包括纸介出版、光盘出版、音像出版都利用网络进行反盗版。每本书、每张光盘、每盘VCD都有自己唯1的编码。读者可通过网络检查自己购买的出版物是不是是正版。 未来是美好的,网络对出版业来说绝对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就看你能不能捉住机遇、迎接挑战。